烧烫伤膏使用需注意创面清洁、过敏测试、药物成分、涂抹方式及感染观察,日常护理可配合生理盐水冲洗、无菌敷料保护。
使用前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柔冲洗创面,清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。避免使用酒精、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,可能加重组织损伤。浅二度以下烧伤可自行处理,深二度及以上需就医清创。
首次使用前在健康皮肤涂抹少量药膏,观察24小时是否出现红肿瘙痒。含磺胺嘧啶银的烫伤膏过敏率较高,苯扎氯铵类需警惕接触性皮炎。过敏体质者建议选择植物成分制剂。
避免含利多卡因的麻醉类药膏用于大面积烧伤,可能引发全身毒性。孕妇慎用含水杨酸甲酯的活血类药膏,儿童禁用含樟脑成分产品。糖尿病患避免使用油性基质药膏影响创面观察。
采用无菌棉签单向薄涂,厚度不超过2毫米。水疱完整时保留疱皮涂药,破损水疱需剪除游离皮肤。每日换药2-3次,每次用药前清除前次残留药物,关节部位可加用凡士林纱布保护。
用药3天后出现创面渗液增多、边缘红肿或发热症状,需警惕铜绿假单胞菌感染。特殊部位如面部、会阴部烧伤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,建议配合口服头孢氨苄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。
正确处理烧烫伤需保持创面湿润环境,推荐使用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新型敷料。恢复期增加蛋白质摄入,每日补充60-80克优质蛋白如鸡蛋、鱼肉促进组织修复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创面愈合后使用硅酮凝胶预防瘢痕增生。关节部位烧伤愈合后需进行抓握、伸展等康复训练,防止功能受限。深度烧伤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,监测瘢痕挛缩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