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后上吐下泻可通过补充电解质、调整饮食、服用胃肠黏膜保护剂、使用止吐药物、必要时就医等方式缓解。该症状通常由酒精刺激胃肠黏膜、胃酸分泌过多、急性胃肠炎、酒精过敏、饮酒过量等原因引起。
酒精具有利尿作用,呕吐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。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,每小时补充200-300ml液体。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,可适量摄入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离子。
症状缓解后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、馒头等碳水化合物。避免辛辣刺激、高脂肪及乳制品,少量多餐进食。香蕉、苹果等富含果胶的水果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。
硫糖铝、铝碳酸镁、果胶铋等药物可在胃肠黏膜形成保护层,减轻酒精对消化道的直接刺激。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,与止吐药间隔两小时使用。
多潘立酮可缓解呕吐症状,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改善腹泻。伴有胃部灼痛时可短期使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。需注意止泻药物不宜过早使用,避免毒素滞留体内。
当出现呕血、黑便、持续腹痛或意识模糊时,可能与酒精中毒、消化道出血、胰腺炎等急症有关。伴有皮肤潮红、呼吸困难需警惕酒精过敏反应,应立即送医进行洗胃或静脉输液治疗。
饮酒后24小时内需保持充足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风险。恢复期可食用南瓜、山药等健脾养胃食材,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。长期饮酒者出现反复消化道症状时,应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等器质性疾病。控制饮酒量、避免空腹饮酒、选择低度酒是预防酒后胃肠不适的关键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