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量通常包括持续时间,此处可仅用运动量这一说法。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一般是散步、拉伸、瑜伽、跳绳、打羽毛球等;运动量通常是每日20分钟-40分钟,并且强度不宜过大;其运动注意事项一般是适当热身、避免运动强度过大、合理膳食、不宜空腹运动、选择合适的时间运动等。
一、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
1.散步:患者可以适当散步,可以增加身体的消耗量,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,避免病情加重。
2.拉伸:此种运动方式能够使用全身的肌肉,有助于降低体脂率,促进血糖水平恢复正常。
3.瑜伽:此种运动较为舒缓,通常不会给身体增加过多的负担,一般不会损伤身体,还可以促进脂肪燃烧。
4.跳绳: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适当跳绳,有助于提高肺活量,促进体内多余的糖分消耗。
5.打羽毛球:其属于有氧运动,能够提高身体肌肉的活跃度,促进新陈代谢,可帮助降低血糖水平。
二、运动量
糖尿病患者一般每日运动20分钟-40分钟较好,每次运动的强度不宜过大,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,导致肌肉损伤。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不同,具体的运动量存在个体差异,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。
三、运动注意事项
1.适当热身:运动前患者需适当热身,有助于避免肌肉过于僵硬,还可以减少运动中的损伤。
2.避免运动强度过大: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好运动的强度,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。
3.合理膳食:运动前后的饮食需保持清淡,并且应该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,一般可以选择玉米、燕麦等食物。
4.不宜空腹运动:糖尿病患者不宜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运动,以免体力不支,可能引起多种不适症状。
5.选择合适的时间运动: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,避免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运动,否则容易影响身体康复。
建议糖尿病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及医生嘱咐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,若运动后出现不适,应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