霉菌感染可能由免疫力低下、长期使用抗生素、潮湿环境接触、糖尿病控制不佳、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。
1、免疫力低下:HIV感染、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,白色念珠菌、曲霉菌等条件致病菌易乘虚而入。保持充足睡眠、均衡营养可增强免疫力,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、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。
2、长期使用抗生素:广谱抗生素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,使念珠菌过度繁殖。避免滥用抗生素,发生口腔或消化道霉菌感染时可口服制霉菌素,外阴瘙痒需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剂。
3、潮湿环境接触: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易感染足癣、股癣等皮肤癣菌。穿透气棉质衣物,保持皮肤干燥,趾间糜烂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,大面积感染需口服特比萘芬。
4、糖尿病控制不佳:血糖过高会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,增加念珠菌性阴道炎、毛霉菌病风险。监测血糖水平,餐后血糖应控制在10mmol/L以下,反复感染需排查糖尿病可能。
5、皮肤屏障受损:烧伤、外伤或湿疹患者皮肤完整性破坏,易继发曲霉菌、镰刀菌感染。伤口需定期消毒换药,避免接触霉变物品,深部组织感染可能需两性霉素B静脉治疗。
预防霉菌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,每日更换内衣并用60℃以上热水洗涤。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,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。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,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,浴室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,避免与宠物真菌感染部位直接接触。出现持续发热、咳血或皮肤溃烂扩散等症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