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敏性皮炎蔓延可能由搔抓刺激、接触持续致敏原、皮肤屏障受损、继发感染、免疫调节异常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避免搔抓、脱离过敏原、修复皮肤屏障、抗感染治疗、免疫调节等方式控制。
1、搔抓刺激:反复搔抓会导致局部组织胺释放增加,形成"瘙痒-搔抓-皮疹加重"的恶性循环。建议剪短指甲,夜间佩戴棉质手套,冷敷可缓解瘙痒。
2、接触持续致敏原:未彻底回避过敏原如镍金属、化妆品防腐剂等,致敏物质持续刺激皮肤。需通过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,更换无镍饰品,选用无添加护肤品。
3、皮肤屏障受损:角质层结构破坏使外界刺激物更易渗透。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,避免过度清洁,沐浴水温控制在37℃以下。
4、继发感染: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会加重炎症反应。表现为渗出、脓疱,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,严重时口服头孢氨苄。
5、免疫调节异常: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导致炎症扩散。中重度患者可短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,顽固病例需口服环孢素。
过敏性皮炎患者日常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,饮食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如海鲜、坚果。每周游泳不超过3次,选择氯浓度低的泳池。皮肤干燥时立即涂抹无香精保湿霜,外出做好物理防晒。病程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皮肤科就诊,必要时进行血清IgE检测和皮肤活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