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便秘可通过乳果糖、聚乙二醇、比沙可啶等药物治疗,通常由肠道蠕动减慢、膳食纤维不足、药物副作用、慢性疾病、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。
1、乳果糖:作为渗透性泻药,乳果糖通过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。该药物适用于肝性脑病合并便秘患者,需注意剂量过高可能引发腹胀。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水平,与其他缓泻剂联用可能增强效果。
2、聚乙二醇:通过氢键固定水分促进排便,适用于需长期用药的老年患者。该药物不影响肠道菌群平衡,服药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量。与刺激性泻药相比更适合心肾功能正常者。
3、比沙可啶:作为接触性泻药直接刺激肠神经,起效时间约6-12小时。适用于术前肠道准备,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。可能引发肠绞痛等不良反应,肛肠黏膜损伤者禁用。
4、肠道调节:增加燕麦、火龙果、奇亚籽等膳食纤维摄入,每日不少于25g。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可增强肠蠕动,晨起空腹饮用温水刺激胃结肠反射。存在吞咽障碍者可选用膳食纤维补充剂。
5、病因处理:帕金森病导致的便秘需联合多巴胺能药物,糖尿病性便秘需控制血糖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引发便秘的药物需评估调整方案,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。
老年便秘患者每日应保证1500ml以上饮水量,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。饮食中增加发酵乳制品调节菌群,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。出现便血、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需立即结肠镜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