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床老人可通过被动关节活动、床上主动运动、呼吸训练、抗阻训练、坐位平衡练习等方式维持身体机能。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硬、心肺功能下降等问题。
1、被动活动:护理者帮助老人进行四肢关节屈伸、旋转等被动运动,每日2-3次,每个关节活动5-10次。重点活动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、踝等大关节,预防关节挛缩。可配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。
2、床上主动:指导老人自主完成踝泵运动、抬臀运动、握拳伸指等动作。每组10-15次,每日3组。利用床栏进行上肢牵引练习,增强肌力。建议在餐后1小时进行,避免低血糖。
3、呼吸训练:采用缩唇呼吸、腹式呼吸等方法,每次5分钟,每日3次。用吹气球、吹水泡等游戏化训练提升肺活量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监测血氧饱和度。
4、抗阻运动:使用弹力带进行上肢平举、下肢直腿抬高训练。从最低阻力开始,每组8-12次,每日2组。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突然发力,运动时需有人保护。
5、坐位练习:逐步过渡到床边坐立,从30度开始每日增加10-15度。使用三角垫支撑背部,双足平放地面。每次坐立时间不超过30分钟,注意观察血压变化。
饮食应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.2-1.5g/kg,优选鸡蛋、鱼肉、乳清蛋白等优质蛋白。补充维生素D 800IU/日,钙剂1000mg/日。每周3次30分钟的阳光照射有助于钙质吸收。护理时注意每2小时翻身一次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。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,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