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老年人有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 09:25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粪石性肠梗阻可通过饮食调整、药物辅助、灌肠治疗、内镜取石、手术解除等方式干预,是否需手术取决于粪石大小、梗阻程度及并发症风险。

早期不完全梗阻可通过低渣流质饮食缓解,选择米汤、藕粉、过滤果汁等减少肠道负担。每日分6-8次少量摄入,避免豆类、坚果等高纤维食物刺激肠蠕动。配合温水坐浴促进肛门括约肌放松。

乳果糖、聚乙二醇电解质散、莫沙必利等药物可软化粪便并促进肠道蠕动。使用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进行直肠刺激,每次操作后保持膝胸卧位15分钟。需监测电解质平衡,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。

生理盐水或肥皂水灌肠适用于直肠乙状结肠段粪石,灌入量成人每次500-1000ml,儿童按10ml/kg计算。操作时采用左侧卧位,灌肠筒高度距肛门60cm,灌入后保留10分钟再排便。每日重复不超过2次。

结肠镜下采用网篮或取石钳机械破碎粪石,适用于直径>5cm的坚硬粪块。术前需清洁肠道,术中注水润滑肠腔。术后禁食6小时观察有无穿孔迹象,并发症发生率约1.2%。

出现肠壁缺血、完全性梗阻或保守治疗72小时无效时需手术,常见术式为肠切开取石术或肠段切除术。术前CT评估粪石位置,术中注意保护肠系膜血管。术后需胃肠减压直至肠鸣音恢复。

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康复期需增加膳食纤维至每日25-30g,分阶段从燕麦、南瓜等低敏食物开始。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顺时针腹部按摩,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促进肠蠕动。出现持续腹痛、呕吐或发热需立即返院复查。

上一篇:子宫疤痕憩室要不要做手术 下一篇:自慰会危害身高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