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预防中暑可通过补充水分、合理着装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、调节饮食、使用降温工具、适度运动、保证休息、关注特殊人群、识别中暑征兆、及时就医等方式实现。

1、补充水分:高温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加快,每小时需饮用200-300毫升凉白开或淡盐水。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,可搭配西瓜、黄瓜等高水分食物。运动后需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。

清凉油

清凉油 生产厂家: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(随州)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:本品清凉散热,醒脑提神,止痒止痛。用于感冒头痛,中暑,晕车,蚊虫叮咬。 用法用量:搽于头部太阳穴或患处,一日2~3次。
立即购买

2、合理着装:选择浅色、宽松的棉质衣物有助于汗液蒸发。佩戴宽檐帽和UV400太阳镜可减少头部受热,户外工作者建议穿戴冰袖、使用降温背心。避免穿着化纤类不透气服装。

3、避开高温: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,尽量在阴凉处活动。必须外出时可携带便携风扇,每30分钟寻找空调环境休息。密闭车厢内温度10分钟可升至50℃,切勿单独滞留儿童或宠物。

4、调节饮食:增加苦瓜、绿豆、冬瓜等清热食材,每日保证300克绿叶蔬菜。避免高油高糖食物加重代谢负担,可适量饮用薄荷茶、菊花茶等清凉饮品。餐后适当食用杨梅、柠檬等酸性水果促进唾液分泌。

5、物理降温:颈部、手腕等血管丰富部位用湿毛巾冷敷,家中可使用空调维持26℃室温。婴幼儿可选用凝胶冰垫,老年人建议午间进行温水擦浴。车内常备喷雾瓶进行面部降温。

6、科学运动:晨间锻炼控制在30分钟内,选择游泳、瑜伽等低强度项目。健身人群需将训练强度降低30%,运动后采用逐步降温法。马拉松等赛事应设置多个补给站提供生理盐水。

7、保障睡眠:夜间睡眠不足会降低耐热能力,保持7小时优质睡眠。午间可进行20分钟短时休息,使用竹席等透气寝具。失眠人群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。

8、重点防护: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,高血压患者避免突然冷热交替。孕妇外出应有家属陪同,建筑工人等职业群体应实行轮班制度。长期服药者需咨询医生药物光敏性。

9、识别症状:早期出现头晕、恶心需立即转移到阴凉处。发现他人言语混乱、皮肤干热时,应解开衣领并用冷水擦拭腋下。儿童中暑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、拒绝饮水等非典型症状。

10、及时处置:轻度中暑可口服补液盐,意识模糊者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。出现抽搐、体温超过40℃时需冰敷大动脉并立即送医。恢复期应继续观察24小时,避免二次中暑发生。

高温季节应建立防暑应急预案,家庭可储备口服补液盐、清凉油等物资。社区需为独居老人安装温度报警装置,企事业单位应调整高温津贴发放标准。定期进行防暑知识培训,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能有效降低重症中暑风险。保持居所通风干燥,夏季饮食注意膳食平衡,避免过度依赖冷饮导致胃肠功能紊乱。

上一篇:恐高症的克服方法 下一篇: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