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肠镜活检后出血正不正常
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16:07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肠镜活检后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、药物止血、内镜下止血、血管介入治疗、手术止血等方式处理。出血可能与活检创面未愈合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血管损伤、炎症反应、操作技术等因素有关。

1、轻微渗血:

活检后24小时内出现少量血丝或黑便属于正常现象。黏膜修复过程中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渗血,通常无需特殊处理。保持清淡饮食,避免剧烈运动,观察出血量变化。

2、凝血异常:

长期服用阿司匹林、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能影响止血功能。术前未及时停药会导致创面持续渗血,伴随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。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,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、凝血酶原复合物、氨甲环酸等药物。

3、血管损伤:

活检钳误伤黏膜下层血管会引起喷射状出血,可能与操作角度偏差或组织脆性增加有关。典型表现为鲜红色血便伴心率加快,需紧急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或肾上腺素注射。

4、炎症反应:

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活检后易发生延迟性出血。炎症黏膜血管通透性增高,术后3-5天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。需使用美沙拉嗪、泼尼松等控制炎症,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。

5、技术因素:

活检取材过深或反复钳取同一部位会增加出血风险。操作时避开血管走行区,采用高频电凝活检钳可降低发生率。大量出血需行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肠段切除术。

术后24小时进食米汤、藕粉等流质食物,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。两周内避免骑行、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运动。每日记录大便颜色和性状,出现头晕、冷汗等休克前兆需立即返院。保持肛门清洁,便后使用温水冲洗,出血期间暂停口服铁剂以免干扰黑便判断。

上一篇:怎么预防KT综合征 下一篇:老年人有吞咽障碍的表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