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性皮炎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情志失调、血虚风燥、湿热蕴肤、外邪侵袭、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疏肝解郁、养血润燥、清热利湿、祛风止痒、健脾消食等方式调理。
1、情志失调: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抑郁导致肝气郁结,气血运行不畅,皮肤失养而发病。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,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,配合按压太冲穴、合谷穴等穴位调理气机。日常可进行八段锦、冥想等舒缓情绪的活动。
2、血虚风燥:阴血亏虚导致肌肤失润,内生虚风而见干燥脱屑。多见于久病体弱人群,表现为皮肤增厚伴剧烈瘙痒。宜用当归饮子加减养血润燥,外涂紫草油滋润皮肤。饮食可多食黑芝麻、枸杞等补血食材。
3、湿热蕴肤:过食辛辣肥甘或居住潮湿环境,湿热之邪郁于肌肤。皮损多呈红斑渗出,舌苔黄腻。治疗选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,局部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。避免熬夜及羊肉等发物摄入。
4、外邪侵袭:风热或风寒邪气客于肌表,与气血相搏发为皮疹。急性期可见红色丘疹,遇热加剧。采用消风散祛风止痒,艾灸曲池穴驱散表邪。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。
5、饮食不节:长期偏嗜辛辣炙烤或生冷食物,损伤脾胃运化功能。脾虚湿困则皮肤瘙痒反复,伴食欲不振。建议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,食疗可用山药粥、薏仁水等。建立规律饮食时间,每餐七分饱。
调理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擦洗,穿着纯棉透气衣物。适度进行太极拳、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流通。忌食海鲜、芒果等易致敏食物,夜间瘙痒明显时可冷敷患处。症状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,配合针灸、刺络拔罐等外治法增强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