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阴溃疡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、避免摩擦刺激、规范用药治疗、观察伴随症状、及时就医排查病因。该症状可能与感染、免疫异常、外伤等因素相关,通常表现为疼痛、分泌物异常等。
1、清洁护理: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-2次,选择无皂基弱酸性洗剂。如合并感染可用稀释碘伏溶液冲洗,清洗后轻拍干燥。避免使用卫生护垫,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。
2、减少摩擦:急性期暂停性生活及剧烈运动。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,避免使用粗糙厕纸。可涂抹凡士林或医用硅胶霜形成保护膜,骑自行车等运动需使用软质坐垫。
3、规范用药:细菌感染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、红霉素软膏;真菌感染建议使用克霉唑乳膏、硝酸咪康唑栓;病毒感染需局部涂抹阿昔洛韦乳膏。合并全身症状需口服对应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。
4、症状监测:记录溃疡大小、数量及分泌物性状变化。出现发热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溃疡持续扩大超过1周或反复发作时,需排查梅毒、生殖器疱疹等特异性感染,以及白塞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5、病因筛查:妇科检查需进行分泌物镜检、PCR检测及血清学检查。顽固性溃疡需活检排除外阴上皮内瘤变,伴有口腔溃疡及眼炎需风湿免疫科会诊。
日常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,推荐食用鸡蛋、鱼肉及深色蔬菜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保持规律作息。适度进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,但急性期应减少出汗活动。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症状,可通过冥想、音乐疗法调节情绪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