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颌骨全切术适用于上颌骨恶性肿瘤、广泛性良性肿瘤、严重颌面部创伤、放射性骨坏死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骨髓炎等疾病。手术需根据病变性质、范围及患者全身状况综合评估决定。
1、恶性肿瘤:上颌鳞状细胞癌、腺样囊性癌等恶性病变侵犯上颌骨时需根治性切除。术前需结合CT/MRI评估肿瘤范围,术后配合放化疗。常见症状包括面部肿胀、牙齿松动、鼻出血。
2、良性肿瘤:成釉细胞瘤、骨化纤维瘤等生长过大导致面部畸形或功能障碍时需手术。病变常伴随牙槽突膨隆、咬合紊乱,术中需注意保留重要血管神经。
3、创伤修复:复杂颌面部骨折伴骨缺损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需重建解剖结构。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2-3周,采用钛网修复联合游离皮瓣移植。
4、放射性骨坏死:头颈部放疗后出现的顽固性骨坏死需清创切除。患者多伴有持续性疼痛、口鼻瘘,术前需控制感染,术后采用血管化腓骨瓣修复。
5、慢性骨髓炎:药物治疗无效的化脓性骨髓炎伴死骨形成需病灶清除。病程超过3个月者需切除受累骨质,同期行抗生素骨水泥填充。
术后康复需分阶段进行饮食调整,初期选择匀浆膳、肠内营养制剂,逐步过渡到软食;口腔功能训练包括张口练习、舌肌康复运动;面部护理需保持术区清洁,避免压迫皮瓣。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愈合情况,营养支持重点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D及钙质,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外形改变带来的社交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