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利度胺片可通过严格避孕、监测血常规、警惕神经毒性、避免感染、定期肝肾功能检查等方式降低用药风险。该药物可能与致畸、骨髓抑制、周围神经病变、免疫抑制、肝肾损伤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胎儿畸形、白细胞减少、手脚麻木、免疫力下降、转氨酶升高等症状。
1、避孕措施:育龄期女性用药期间及停药后4周内需采取两种避孕方式,沙利度胺具有明确致畸性,妊娠早期单次剂量即可导致胎儿海豹肢畸形。男性用药者也需避孕,因药物可通过精液传递。
2、血液监测:治疗初期每2周检测血常规,后期每月复查。沙利度胺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,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.75×10⁹/L时应立即停药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10%。
3、神经症状: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达25%-70%,表现为对称性手脚刺痛或灼烧感。用药6个月以上者需每月进行神经传导检查,出现异常需调整剂量或改用来那度胺替代治疗。
4、感染预防:沙利度胺会降低CD4+T细胞数量,增加带状疱疹复发风险。避免接触水痘患者,接种灭活疫苗。发热超过38℃需排查感染源,必要时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。
5、器官保护:每月监测ALT、AST、肌酐指标,酗酒者更易出现肝损伤。避免联用肝酶诱导剂如卡马西平,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。出现黄疸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。
用药期间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,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。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跌倒,出现头晕时立即平卧。护理重点包括每日检查四肢感觉、记录体温变化、观察皮肤瘀斑。育龄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,治疗前排除妊娠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