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压升高可通过控制用眼时间、调整饮食结构、规律有氧运动、避免压迫眼部、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预防。眼压异常多与过度用眼、高钠饮食、缺乏运动、不当用眼姿势、青光眼等因素相关。
1、控制用眼时间: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40分钟需休息10分钟,采用20-20-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。夜间避免关灯玩手机,每日屏幕使用总时长建议不超过6小时。长时间阅读或工作时,可配合热敷缓解睫状肌疲劳。
2、调整饮食结构:减少腌制食品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摄入,每日盐分控制在5克以内。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、菠菜,补充蓝莓中的花青素。限制咖啡因饮品每日不超过2杯,避免一次性饮用大量液体。
3、规律有氧运动: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、游泳等运动,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-年龄×60%区间。瑜伽中的倒立体位需谨慎,可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温和运动。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,避免脱水。
4、避免压迫眼部:睡眠时选择仰卧或侧卧姿势,杜绝俯卧位压迫眼球。佩戴框架眼镜者需定期调整镜腿松紧,隐形眼镜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。眼部按摩力度需轻柔,禁止直接按压眼球。
5、定期眼科检查:40岁以上人群每年需进行眼压测量、眼底照相、视野检查等青光眼筛查项目。高度近视、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,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需提前至30岁开始监测。检查发现眼压超过21mmHg时需进行昼夜眼压曲线测定。
预防眼压升高需建立贯穿日常生活的综合管理体系。饮食上保证每日500克深色蔬菜摄入,适量食用坚果补充维生素E。运动方面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,避免举重等屏气动作。用眼卫生包括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,环境光照维持在300-500勒克斯。夜间睡眠使用高枕头促进眼静脉回流,寒冷季节注意眼部保暖。出现视物模糊、虹视现象时需48小时内就诊,避免使用含激素眼药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