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流脓可通过保持患耳朝上侧睡、局部清洁消毒、抗生素滴耳液、口服抗生素、鼓膜修复手术等方式治疗。耳朵流脓通常由外耳道炎、中耳炎、鼓膜穿孔、胆脂瘤、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患耳朝上:侧睡时保持流脓耳朵朝上,避免脓液倒流加重感染。睡眠时用干净毛巾垫高头部,促进分泌物引流。避免压迫患侧造成疼痛或二次损伤。
2、清洁消毒:使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或3%双氧水清洁外耳道,每日2-3次。操作时动作轻柔,避免将脓液推入耳道深处。清洁后保持耳部干燥,禁止游泳或淋浴进水。
3、抗生素滴耳:氧氟沙星滴耳液、氯霉素滴耳液、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局部抗感染。滴药前将药液温热至体温,侧头使患耳向上,滴入3-5滴后保持体位5分钟。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耳部灼热感等过敏反应。
4、全身用药:阿莫西林克拉维酸、头孢克肟、左氧氟沙星等口服抗生素适用于伴发热或淋巴肿痛者。需完成7-10天疗程,避免耐药性产生。服药期间忌酒,注意是否出现皮疹或消化道不适。
5、手术治疗:鼓室成形术适用于鼓膜穿孔超过3个月未愈者,乳突根治术用于胆脂瘤病例。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6周,避免擤鼻或剧烈运动,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。
耳朵流脓期间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、菠菜等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饮食。保持每日饮水1500ml以上,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。出现高热、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