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排卵是通过药物或激素刺激卵巢增加卵泡发育数量,提升受孕概率的医疗干预手段。适用于排卵障碍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不孕症患者,需在生殖医学专家指导下进行。
1、药物作用: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、来曲唑通过调节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促进卵泡生长。这类方案需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,避免过度刺激风险。
2、激素治疗:注射用尿促性素、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直接刺激卵巢,适用于对口服药无反应者。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雌激素水平,防止多胎妊娠或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。
3、适应病症: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激素失衡导致排卵异常,促排卵可帮助恢复规律排卵。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排卵障碍者也需此类干预。
4、风险控制:治疗可能引发腹胀、卵巢增大等反应。严重者会出现胸腹水、电解质紊乱,需立即停药并就医。治疗周期通常不超过6个月。
5、辅助技术:对于反复促排失败者,可结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技术。年龄大于35岁或存在输卵管因素时,建议直接采用辅助生殖方案。
促排卵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,增加优质蛋白和深色蔬菜摄入。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、游泳有助于改善卵巢血流。避免吸烟饮酒,保证7-8小时睡眠。治疗前后需记录基础体温变化,同房频率建议隔日一次。出现严重腹痛或体重骤增超过2公斤应及时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