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后通常不会出现撤退性出血,但需警惕异常出血现象。撤退性出血多与激素水平骤降相关,妊娠状态下体内激素持续升高,子宫内膜处于稳定增厚状态。
1、激素变化:妊娠后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水平持续上升,子宫内膜不再周期性脱落。异常出血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、胎盘位置异常有关,表现为点滴出血或持续少量出血,需通过孕酮检测、超声检查排除病理因素。
2、着床出血:约25%孕妇在受精卵植入时出现轻微出血,多发生在受孕后10-14天。这种出血量少且短暂,颜色呈粉红或褐色,区别于撤退性出血的鲜红色且量大的特点。
3、宫颈病变:妊娠期宫颈充血敏感,宫颈息肉、宫颈炎等病变接触后易出血。此类出血常为鲜红色且无腹痛,需通过妇科检查鉴别,必要时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。
4、先兆流产:妊娠20周前的阴道出血可能预示流产风险,多伴随阵发性腹痛、腰骶酸痛。出血量可从点滴到大量不等,超声检查可观察胚胎存活情况,需根据情况选择黄体酮支持或卧床保胎。
5、异位妊娠: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出血常为突发性剧烈腹痛伴阴道流血,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休克。血HCG检测联合阴道超声能早期诊断,治疗方式包括甲氨蝶呤药物治疗或腹腔镜手术。
妊娠期任何阴道出血均需及时就医评估,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,保持外阴清洁干燥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优质蛋白,如坚果、深海鱼类等,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或散步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