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乙肝母婴阻断有什么要注意的

发布时间:2025-04-13 13:28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乙肝母婴阻断可通过规范产检、药物干预、分娩方式选择、新生儿免疫接种、母乳喂养管理等方式实现。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胎盘、产道、哺乳等途径传播。

1、规范产检:孕妇需在孕早期筛查乙肝两对半和HBV-DNA,HBsAg阳性者每2-3个月监测肝功能。高病毒载量孕妇HBV-DNA≥2×10^5 IU/ml需在妊娠24-28周启动抗病毒治疗,替诺福韦酯为首选药物。孕期避免侵入性操作如羊水穿刺。

2、药物干预:高病毒载量孕妇需持续服用替诺福韦酯至产后1-3个月,服药期间监测肾功能。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在不同部位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,免疫球蛋白剂量建议100IU。

3、分娩方式选择:剖宫产不能降低传播风险,自然分娩不会增加感染概率。分娩过程中避免胎儿头皮电极监测、产钳助产等损伤性操作。产妇肝炎活动期需评估凝血功能。

4、新生儿免疫接种:完成0-1-6个月三针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,7-12月龄需检测HBsAg和抗-HBs。免疫无应答者需补种3针疫苗,接种后抗-HBs仍<10mIU/ml需排查隐匿性感染。

5、母乳喂养管理: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且新生儿完成联合免疫者,可正常母乳喂养。乳头皲裂或出血时应暂停哺乳,乳汁HBV-DNA阳性不是哺乳禁忌。避免咀嚼食物喂养婴儿。

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,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,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。适度进行孕期运动如散步、孕妇瑜伽,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。产后需定期复查肝功能,每3-6个月监测HBV-DNA和肝脏超声。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,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病毒。

上一篇:做包皮手术后几个月可以正常性生活 下一篇:智齿发炎肿痛能吃虾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