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抓黄鳝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,需注意防护措施。接触泥水可能引发皮肤感染,寄生虫暴露风险增加,体力消耗导致肌肉劳损,工具使用不当造成外伤,长期弯腰作业诱发腰椎疾病。
1、皮肤感染:
频繁接触泥水环境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,真菌或细菌可能通过微小创口侵入。常见表现为局部红肿、瘙痒或溃烂。建议作业后及时用清水冲洗,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,穿戴防水手套减少直接接触。
2、寄生虫风险:
黄鳝体内可能携带颚口线虫等寄生虫,处理过程中虫卵可能经皮肤或口鼻侵入人体。典型症状包括移行性皮下肿块、内脏器官损伤。处理活体时应佩戴橡胶手套,避免用手揉眼,工具需用沸水消毒。
3、肌肉劳损:
反复抓取动作使手臂肌群持续紧张,可能引发肌腱炎或腕管综合征。每小时应休息10分钟,进行手腕旋转、手指伸展等放松动作,夜间可用热敷缓解肌肉僵硬。
4、器械外伤:
使用铁钩、竹夹等工具时,尖锐部位可能刺伤手掌或手指。伤口暴露在污染环境中易继发破伤风。应选用带防护套的专用工具,创面立即用碘伏消毒,必要时接种破伤风疫苗。
5、腰椎损伤:
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捕捞,腰椎间盘承受压力可达直立时的2-3倍。建议采用跪姿或坐姿作业,佩戴护腰支撑,每日进行腰部后伸锻炼,如飞燕式动作强化核心肌群。
日常应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肌肉修复,适量摄入三文鱼、鸡蛋等食物。每周进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改善柔韧性,作业时穿戴连体防水服全面防护。出现持续发热、皮下包块或腰腿放射痛需及时就医排查钩端螺旋体病、寄生虫感染或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