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外阴瘙痒可能由激素变化、分泌物刺激、局部卫生不良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、细菌性阴道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。
1、激素变化:
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阴道黏膜充血、分泌物增多,可能刺激外阴皮肤引发瘙痒。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有助于缓解症状。
2、分泌物刺激:
孕期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,若未及时清洁可能滋生细菌。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-2次,避免使用碱性洗液,清洗后轻轻拍干。
3、卫生不良:
如厕后擦拭方向不当、护垫更换不及时等因素可能造成污染。建议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,每2-3小时更换护垫,夜间可不用护垫。
4、假丝酵母菌病:
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力下降、阴道糖原增加有关,通常表现为豆渣样白带、外阴灼痛。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、制霉菌素栓、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。
5、细菌性阴道病:
阴道菌群失调时加德纳菌过度繁殖,常伴随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。治疗可选用甲硝唑栓、克林霉素乳膏等药物,伴侣需同步治疗。
孕期出现外阴瘙痒需避免抓挠,穿着宽松棉质衣物,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,适当饮用无糖酸奶调节菌群。每日进行温和的会阴肌锻炼,如凯格尔运动,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若瘙痒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分泌物,应及时就诊产科或妇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