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瘙痒可通过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,通常由皮肤干燥、过敏反应、真菌感染、湿疹、神经性皮炎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组胺药物:
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是常用抗组胺药,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。适用于荨麻疹、蚊虫叮咬等过敏性皮肤症状,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度嗜睡副作用。
2、糖皮质激素:
地塞米松软膏属中效外用激素,能快速抑制炎症反应。对接触性皮炎、湿疹等伴红肿的瘙痒效果显著,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以避免皮肤萎缩。
3、抗真菌药物:
酮康唑乳膏针对真菌感染引发的瘙痒,如体癣、股癣等。需配合保持患处干燥,足疗程使用可杀灭皮肤癣菌,复发时需排查家庭成员交叉感染。
4、保湿修复剂:
尿素软膏和凡士林适用于干燥性瘙痒,通过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。冬季老年瘙痒症患者可长期使用,沐浴后趁皮肤湿润时涂抹效果更佳。
5、局部麻醉剂:
利多卡因凝胶能暂时阻断神经传导,缓解神经性皮炎或带状疱疹后遗瘙痒。每日涂抹不超过3次,避免大面积使用以防全身吸收。
日常可增加燕麦浴、使用无皂基清洁产品,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。持续性瘙痒伴皮损需排查糖尿病、肝胆疾病等系统性疾病,剧烈瘙痒影响睡眠时可考虑光疗或加巴喷丁等神经调节药物。保持室温18-22℃、湿度40%-60%有助于减轻症状,避免过度烫洗及辛辣饮食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