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纯性鼻炎可能由过敏原刺激、环境干燥、免疫力下降、鼻中隔偏曲、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,表现为鼻塞、清水样涕、嗅觉减退、鼻腔干燥、频繁打喷嚏等症状。
1、鼻塞:
单纯性鼻炎患者常出现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,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有关。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,可能影响睡眠质量。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、热毛巾敷鼻翼可缓解症状,避免用力擤鼻。
2、清水样涕:
鼻腔分泌物增多呈水样,多由过敏反应或血管舒缩异常导致。分泌物倒流可能引发咽部异物感或咳嗽。减少接触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,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可改善症状。
3、嗅觉减退:
鼻黏膜肿胀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区,多为一过性功能损伤。长期嗅觉障碍需排除鼻息肉或神经病变。蒸汽吸入、按摩迎香穴有助于恢复,维生素B12可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。
4、鼻腔干燥:
环境湿度不足或纤毛功能受损导致黏膜干燥结痂,可能伴随灼痛感。加湿器维持50%湿度,涂抹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保护黏膜,避免挖鼻等机械刺激。
5、频繁打喷嚏:
鼻黏膜敏感阈值降低引发反射性喷嚏,晨起或接触冷空气时加剧。筛查过敏原后针对性回避,鼻腔喷雾剂如布地奈德可降低黏膜敏感性,针灸印堂穴有一定调节作用。
日常保持室内通风清洁,每周用除螨仪处理床品,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西兰花等食物。鼻腔冲洗每日1-2次,选择42℃温水混合专用洗鼻盐。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可增强呼吸道抵抗力,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头痛需耳鼻喉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