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胃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整、药物管理、症状监测、生活护理及预防措施。
1、饮食调整:
选择低脂低纤维食物如白粥、馒头、蒸蛋,避免辛辣刺激或高糖食品。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,每日水分摄入需达到2000ml以上,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。急性期暂时禁食8-12小时,恢复期逐步添加香蕉、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。
2、药物管理:
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、蒙脱石散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。呕吐严重时口服多潘立酮,腹痛明显可用颠茄片缓解痉挛。需完整服用抗生素疗程,止泻药使用不超过48小时,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。
3、症状监测:
每日记录排便次数、性状及体温变化,观察是否出现血便、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。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、眼窝凹陷、皮肤弹性下降,儿童可能出现前囟凹陷。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体重下降5%需立即就医。
4、生活护理:
发病期间卧床休息,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。如厕后需用肥皂洗手30秒以上,呕吐物及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。单独使用餐具毛巾,衣物床单每日更换并60℃以上高温清洗。
5、预防措施:
避免生食海鲜、未灭菌乳制品,肉类蛋类彻底煮熟。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评级B级以上店铺,冰箱食物存放不超过3天。接触宠物后洗手,定期消毒厨房台面及砧板,旅行时携带瓶装水及免洗洗手液。
恢复期可进行散步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,每日30分钟促进肠蠕动。长期调理建议补充锌制剂、维生素B族,每周食用3次发酵食品如酸奶、泡菜。家庭成员应接种轮状病毒疫苗,出现类似症状需隔离治疗。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,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酒精擦拭。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及情绪紧张影响肠道免疫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