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什么是新生儿黄疸

发布时间:2025-04-12 12:07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,表现为皮肤、黏膜及巩膜黄染,主要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。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,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-3天出现,7-10天消退;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、程度重、持续时间长,需及时就医。

1、胆红素代谢特点: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,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,导致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。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,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。母乳喂养儿每日喂养8-12次,配方奶喂养儿每3-4小时喂养一次。

2、母乳性黄疸:母乳中某些成分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,导致黄疸持续时间延长。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引起严重问题,可继续母乳喂养。若胆红素水平较高,可暂停母乳喂养24-48小时,改用配方奶喂养。

3、溶血性疾病: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,产生大量胆红素。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,可能需要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。光疗是使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,促进胆红素分解。

4、感染因素:新生儿败血症、尿路感染等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,影响胆红素代谢。这种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感染,同时监测胆红素水平。抗生素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药物。

5、胆道闭锁: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排泄受阻,引起进行性加重的黄疸。这种情况需早期手术治疗,常见术式包括肝门空肠吻合术和肝移植。术后需长期随访肝功能。

新生儿黄疸护理需注意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和程度,记录大小便次数和颜色。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,穿着浅色衣物便于观察黄疸变化。适当进行日光浴,选择上午9-10点或下午4-5点阳光温和时段,每次10-15分钟。喂养时注意观察婴儿吸吮力和精神状态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定期进行新生儿随访,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胆红素水平变化。

上一篇:金钱草颗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:使用红霉素会过敏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