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麻醉可能引起局部肿胀、暂时性神经损伤、过敏反应、血压波动、恶心呕吐等副作用。麻醉效果消退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,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1、局部肿胀:麻醉注射可能刺激软组织导致局部水肿,通常24小时内冰敷可缓解。避免频繁触碰注射部位,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需排除感染可能。
2、神经损伤:穿刺操作可能造成短暂性下牙槽神经麻痹,表现为嘴唇麻木感。多数患者3-8周可自行恢复,期间需注意避免咬伤麻木区域。
3、过敏反应:对酯类麻醉药过敏者可能出现皮疹、呼吸困难。术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,出现荨麻疹立即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。
4、血压变化: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可能引发心悸或血压升高。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不含血管收缩剂的甲哌卡因,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。
5、消化系统反应:麻醉药物可能刺激呕吐中枢,术后两小时内保持半卧位。严重呕吐可服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,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。
术后24小时避免进食过热食物,选择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牛奶、米汤。麻醉完全消退前禁止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,恢复期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。适度活动促进药物代谢,出现持续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神经科排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