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物理疗法、生活方式调整、心理干预、手术治疗等方式分型治疗。不同类型前列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、免疫异常、盆底肌肉功能障碍、神经内分泌失调、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。
1、急性细菌性: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由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,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、会阴部剧痛、排尿困难等症状。治疗需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、头孢曲松、阿奇霉素,配合卧床休息和补液。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给药。
2、慢性细菌性: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急性转为慢性或反复感染有关,症状包括反复尿频、下腹隐痛、性功能障碍。建议长期口服多西环素、磷霉素、呋喃妥因等穿透前列腺包膜较好的药物,配合定期前列腺按摩和温水坐浴。
3、慢性盆腔疼痛: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/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能与盆底肌痉挛、神经敏化有关,表现为持续会阴胀痛、排尿不适。治疗采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、植物制剂锯棕榈、配合生物反馈训练和针灸疗法。
4、无症状炎症性: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通过体检发现前列腺液白细胞升高,但无主观症状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建议定期复查,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,可尝试番茄红素、硒元素等抗氧化剂。
5、肉芽肿性: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属特殊类型,可能与感染后免疫反应或结核有关。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开放手术清除病灶,术后配合抗结核药异烟肼、利福平或糖皮质激素治疗。
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,每日饮水2000ml以上,避免骑车等压迫会阴部运动。饮食多摄入南瓜子、西红柿等富含锌元素食物,每周进行3次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功能。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血尿、发热时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