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中医认为药疹是怎么得的
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08:04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药疹可能由外邪侵袭、药毒内蕴、湿热郁蒸、血热妄行、正气不足等原因引起,中医治疗可通过疏风清热、解毒凉血、健脾化湿、扶正祛邪、调和气血等方式干预。

1、外邪侵袭:风热或湿热之邪乘虚侵入肌表,与药毒相搏发为皮疹。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,常用金银花、连翘、荆芥等药物煎汤外洗,配合针刺曲池、合谷等穴位祛邪透表。避免抓挠患处,饮食清淡少油腻。

2、药毒内蕴:药物毒性蓄积体内化热生风,熏蒸肌肤导致斑疹。需停用致敏药物,采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清热解毒。中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、消风止痒颗粒。发病期间食海鲜、辛辣发物。

3、湿热郁蒸:脾失健运致水湿停滞,与药毒结合郁而化热。治法强调健脾利湿,方选三仁汤或茵陈蒿汤加减。日常可用赤小豆、薏苡仁煮粥食疗,保持皮肤干燥清洁。伴有水疱渗液时可外涂青黛散。

4、血热妄行:素体血分有热,药毒引动血热外窜肌肤。凉血解毒为主,犀角地黄汤配合紫草、丹皮等药材。观察皮疹颜色变化,暗红疹块提示热入营血,需及时就医。避免日光暴晒加重血热。

5、正气不足:卫外不固易受药毒侵袭,或久病气血两虚难化药毒。治疗侧重益气固表,玉屏风散合四物汤加减。恢复期可食用黄芪炖鸡、山药粥调补,适度练习八段锦增强体质。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

中医强调辨证施治,药疹初期多属实证,久病可转为虚实夹杂。急性期控制症状后,需通过饮食调理恢复脾胃功能,推荐茯苓饼、绿豆汤等健脾解毒食疗方。适度练习太极拳、五禽戏等柔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。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正气。皮肤护理宜选用棉质透气衣物,沐浴水温不超过40℃。

上一篇:外阴萎缩能自愈吗 下一篇:维生素b6治孕吐怎么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