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屑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皮损特征、病程特点、组织病理学检查、中医辨证分型及鉴别诊断。
银屑病典型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,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,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。好发于头皮、四肢伸侧及骶尾部,可伴有甲板点状凹陷或增厚。皮损形态可分为点滴状、斑块状、地图状等,进行期可见同形反应。
病程呈慢性复发性,冬季加重夏季减轻是典型特征。多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史,发病常与感染、精神紧张、外伤等因素相关。寻常型银屑病占90%以上,特殊类型包括关节病型、脓疱型、红皮病型需结合全身症状判断。
组织病理学可见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,颗粒层变薄或消失,棘层肥厚,真皮乳头血管扩张。Munro微脓肿和Kogoj海绵状脓疱是特征性改变。皮肤镜观察可见红色背景上均匀分布的白色鳞屑,血管球样扩张。
中医将银屑病分为血热型、血燥型、血瘀型三类。血热型见鲜红皮损、新疹不断,舌红苔黄;血燥型见皮损干燥脱屑,舌淡少津;血瘀型见暗红斑块肥厚,舌紫暗有瘀斑。辨证需结合脉象、二便等全身症状。
需与玫瑰糠疹、扁平苔藓、脂溢性皮炎等鉴别。玫瑰糠疹皮损呈椭圆形,长轴与皮纹平行;扁平苔藓可见紫红色多角形丘疹;脂溢性皮炎鳞屑呈油腻性。关节病型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,后者类风湿因子阳性。
银屑病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多食百合、马蹄等清热润燥食材;适度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;皮肤护理选用含尿素、神经酰胺的保湿剂,沐浴水温控制在37℃以下。中医治疗可选用复方青黛丸、郁金银屑片等中成药,外用药包括黄连膏、青鹏软膏,配合刺络拔罐、火针等外治法。定期复诊评估病情进展,严重泛发型需结合光疗或生物制剂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