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,通过规范治疗可接近正常寿命,生存时间与CD4细胞水平、病毒载量控制、合并症管理等因素相关。
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核心措施,常用药物组合包括替诺福韦、拉米夫定、多替拉韦。规范用药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,CD4细胞数量逐步恢复,患者免疫功能重建。
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是评估预后的关键指标。CD4细胞>500个/μL时预期寿命与健康人群相当,<200个/μL时需警惕机会性感染风险。
当CD4细胞<200个/μL时需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肺孢子菌肺炎。合并隐球菌脑膜炎需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,结核感染需规范抗结核治疗。
艾滋病患者需加强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管理。高血压患者推荐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控制血压,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控制血糖。
建立医患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。专业心理咨询可改善抑郁焦虑状态,社会支持系统能帮助患者应对病耻感,保持良好心态对预后有积极影响。
保持均衡饮食,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,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,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。严格遵医嘱服药,定期复查肝肾功能,出现持续发热或体重下降超过10%需及时就医。通过系统治疗和科学管理,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