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每次不舒服就想揪痧可不可以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 14:34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、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。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、慢性炎症刺激、高脂饮食、胆汁代谢异常、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。

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首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。这两种微创方式通过电子结肠镜完成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特点。术后需禁食6小时并观察出血情况。

直径超过3厘米的广基息肉、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时需行外科手术。常见术式包括肠段切除术、腹腔镜下息肉根治术。术前需完善肠镜活检和腹部CT评估。

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需更积极干预。这类患者结肠遍布数百枚息肉,40岁前癌变风险达100%,通常建议全结肠切除术配合定期胃镜监测。

溃疡性结肠炎伴发的炎性息肉可能与持续黏膜损伤有关,通常表现为腹泻黏液血便。控制基础炎症是关键,可选用美沙拉嗪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,息肉本身多无需特殊处理。

高脂饮食和胆汁酸代谢异常可能刺激肠上皮增生。这类患者常合并胆囊结石,息肉多位于右半结肠。调整饮食结构比如果蔬摄入、限制红肉有助于预防复发。

肠息肉患者术后应保持低渣饮食两周,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30克。规律进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。每1-3年需复查肠镜,腺瘤性息肉切除后补充叶酸和钙剂可能降低复发风险。出现便血、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。

上一篇:降脂针和降脂药哪个副作用大 下一篇:人流后用雌二醇凝胶的因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