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心衰咳嗽可通过呋塞米、螺内酯、沙库巴曲缬沙坦等药物治疗,通常由肺淤血、呼吸道感染、药物副作用、左心功能不全、支气管痉挛等原因引起。
呋塞米作为袢利尿剂可减轻肺淤血,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。托拉塞米适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,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。氢氯噻嗪多用于轻度水肿患者,长期使用需注意血糖代谢影响。
螺内酯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改善心肌纤维化,降低BNP水平。依普利酮对性激素受体影响较小,适合长期使用。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钾浓度,避免与补钾药物联用导致高钾血症。
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双重抑制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,改善心室重构。该药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肿,应从低剂量开始滴定。用药前需停用ACEI类药物36小时以上。
茶碱缓释片适用于合并COPD患者,需控制血药浓度在10-20μg/ml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可选择性作用于M3受体,减少痰液分泌。沙丁胺醇吸入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,但可能引起心悸等副作用。
右美沙芬作为中枢性镇咳药不影响痰液排出,苯丙哌林适用于刺激性干咳。福尔可定需谨慎用于痰多患者,可能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。
心衰患者应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g,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减轻心脏负荷。每周进行3-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、太极拳,监测运动后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30次/分。睡眠时保持45度半卧位,使用血氧仪监测夜间血氧饱和度。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NT-proBNP水平,记录24小时尿量和体重变化。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端坐呼吸应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