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咙旁边的肉疙瘩可通过局部热敷、抗生素治疗、激光切除、手术切除、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。该症状通常由扁桃体肥大、咽喉部囊肿、乳头状瘤、淋巴组织增生、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。
生理性淋巴增生或轻微炎症引起的肉疙瘩,可用40℃左右热毛巾外敷颈部,每日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配合淡盐水漱口,减少咽喉部细菌滋生。观察两周若无消退需进一步检查。
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肉芽肿可口服阿莫西林、头孢克肟或克拉霉素。伴随咽喉肿痛时联合使用西地碘含片,治疗周期通常7-10天。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。
乳头状瘤或小型囊肿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术,门诊操作时间约15分钟。术后创面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,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食物刺激,复发率低于5%。
直径超过1cm的实质性肿物需行喉镜下肿物切除术或颈外径路摘除术。术前需进行喉镜和CT检查明确肿物性质,术后病理检测可鉴别是否发生癌变。全麻手术恢复期约2周。
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喉部赘生物易复发,术后每3个月需电子喉镜复查。恶性肿瘤患者需配合放疗化疗,长期随访监测淋巴结转移情况。日常避免吸烟刺激咽喉黏膜。
建议每日饮用金银花露或罗汉果茶养护咽喉,练习腹式呼吸减少声带摩擦,睡眠时抬高床头15°防止胃酸反流刺激。出现持续声音嘶哑、痰中带血或吞咽梗阻时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,排除喉癌等严重疾病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