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状体混浊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、调整生活习惯、药物治疗、超声乳化手术、人工晶体植入等方式治疗。晶状体混浊通常由年龄增长、紫外线照射、糖尿病、眼部外伤、葡萄膜炎等原因引起。
早期晶状体混浊可通过验光配镜改善视力。选择抗紫外线镀膜的变色镜片,减少强光刺激。阅读时使用放大镜辅助工具,保持30厘米用眼距离。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,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。
每日补充富含叶黄素的菠菜、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。戒烟限酒,控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300mg。夏季外出佩戴UV400太阳镜,正午时段避免直视强光。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、游泳。
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可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,卡林-U滴眼液促进代谢废物排出,谷胱甘肽滴眼液中和自由基。需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,每日4次规律点药。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在7mmol/L以下。
适用于视力降至0.5以下的成熟期白内障。通过3mm切口粉碎吸除混浊晶状体,保留后囊膜完整性。手术时间约15分钟,采用表面麻醉,术后24小时视力可恢复80%。需避免术后1周内弯腰提重物。
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矫正屈光状态,可选择单焦点、多焦点或散光矫正型。术后1月内避免揉眼、游泳等行为。90%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可达0.8以上,夜间驾驶需防眩光。
术后饮食需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、草莓,每日摄入不少于200mg。坚持做眼球转动操,每小时上下左右各转动10次。外出佩戴防尘眼镜,避免油烟、沙尘刺激。每半年复查眼压和眼底,监测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。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%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