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持续高烧不退可能存在生命危险,需警惕感染性休克、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。高烧不退通常由肺部感染、尿路感染、败血症、药物热、肿瘤热等原因引起。
1、肺部感染: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,可能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有关,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、呼吸急促等症状。需进行血常规、胸部CT检查,选用左氧氟沙星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抗生素治疗。
2、尿路感染:老年女性因雌激素缺乏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,可能与大肠埃希菌、变形杆菌感染有关,常见尿频尿急、腰痛发热等症状。建议完善尿培养检查,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磷霉素、呋喃妥因等药物治疗。
3、败血症:皮肤破溃或导管留置可能引发全身感染,与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革兰阴性菌入血有关,表现为寒战高热、血压下降等。需血培养明确病原体,静脉应用万古霉素、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。
4、药物热: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或抗生素可能诱发体温调节异常,常见于苯妥英钠、磺胺类药物使用期间。特征为发热与用药时间相关,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。
5、肿瘤热:淋巴瘤、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可释放致热因子,发热多为弛张热型,伴随体重下降、淋巴结肿大。需骨髓穿刺、PET-CT等检查确诊,针对原发病进行化疗或放疗。
老年患者发热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,选择粥类、蒸蛋等易消化食物。物理降温建议采用温水擦浴,避免酒精擦拭导致皮肤刺激。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拍背,监测血压、尿量等生命体征。当体温持续超过39℃达3天以上,或出现意识模糊、四肢冰冷等表现时,必须立即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