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肠胃感冒的症状可能由病毒感染、饮食不当、腹部受凉、免疫力低下、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,表现为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发热、食欲减退等。
肠胃感冒早期常见症状为突发性呕吐,可能伴随胃部不适。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胃液,严重时可导致脱水。建议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,避免进食油腻食物。
每日排便次数增至3次以上,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状,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。腹泻期间需注意臀部护理,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,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。
腹部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,按压时疼痛减轻是典型特征。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痉挛,避免食用生冷刺激食物。如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位置转移需就医。
体温可升至38-39℃,通常持续1-3天。低热时采用物理降温,如退热贴、温水擦浴。体温超过38.5℃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,注意补充水分预防高热惊厥。
发病期间消化功能减弱,儿童常拒绝进食。准备米汤、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,分6-8次少量喂养。恢复期逐渐增加馒头、面条等低纤维主食,避免强迫进食。
患病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餐具每日煮沸消毒。选择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腹部受压,恢复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。饮食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的渐进原则,优先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粥、南瓜泥以加速肠黏膜修复。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、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需及时儿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