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膜炎可通过休息、局部热敷、避免刺激、保持耳道干燥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。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外伤、耳道异物、中耳炎扩散等原因引起。
1、休息静养:
急性期需减少头部剧烈运动,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。睡眠时患耳朝上侧卧,减轻鼓膜压力。持续耳鸣或耳闷时可尝试吞咽动作缓解症状。
2、局部热敷:
用40℃左右温毛巾外敷耳廓,每日3次每次15分钟。热敷可促进耳周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肿胀。操作时注意避开耳道口,防止水汽进入加重感染。
3、避免刺激:
暂停游泳、潜水等水上活动,洗头时使用耳塞防护。戒除掏耳习惯,远离噪音环境。辛辣食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,发病期间需清淡饮食。
4、保持干燥:
洗澡后及时用棉签吸干耳廓水分,但避免深入耳道。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,可使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。合并中耳炎者需配合鼻腔冲洗。
5、药物干预:
细菌性感染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、氯霉素滴耳液、环丙沙星滴耳液。病毒感染需配合口服阿昔洛韦、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。疼痛剧烈时短期服用布洛芬缓解。
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鲜枣摄入,避免用力擤鼻导致逆行感染。恢复期进行耳周穴位按摩,如听宫穴、翳风穴轻柔按压。若72小时内出现听力骤降、剧烈眩晕或耳道流脓,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鼓膜穿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