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增生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、软骨保护剂、中成药、镇痛类药物、钙剂等方式治疗。骨质增生通常由关节退变、慢性劳损、代谢异常、遗传因素、肥胖等原因引起。
1、非甾体抗炎药:
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、塞来昔布等药物可缓解骨质增生引发的炎症反应和疼痛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局部肿胀,适用于急性发作期,但需注意胃肠道刺激风险,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。
2、软骨保护剂:
硫酸氨基葡萄糖、盐酸氨基葡萄糖等药物能促进软骨基质合成,延缓关节退化进程。临床建议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,可改善关节活动功能,配合适度运动能增强关节稳定性。
3、中成药调理:
骨刺平片、抗骨增生片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功效。成分多含丹参、当归等中药材,适合轻中度症状患者,需辨证使用,避免与西药同服产生相互作用。
4、镇痛类药物:
对乙酰氨基酚、曲马多等药物针对顽固性疼痛可短期使用。中枢性镇痛药需警惕成瘾性,适用于非甾体药物无效时,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用药周期。
5、钙剂补充:
碳酸钙、柠檬酸钙配合维生素D3可预防骨质疏松加重骨质增生。每日钙摄入量建议800-1200mg,夜间服用吸收效果更佳,同时需增加奶制品、深绿色蔬菜摄入。
骨质增生患者日常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,建议选择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,每日补充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。疼痛急性期可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,睡眠时使用软枕保持颈椎腰椎生理曲度。若出现关节畸形、活动严重受限或持续性夜间痛,需及时进行X线或MRI检查评估手术指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