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咳可通过杏苏止咳颗粒、通宣理肺丸、小青龙颗粒等药物缓解,通常由风寒侵袭、肺气失宣、免疫力下降、过敏反应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引起。
1、杏苏止咳颗粒:
风寒袭表导致的咳嗽多伴有鼻塞流清涕症状,杏苏止咳颗粒含紫苏叶、苦杏仁等成分,具有疏风散寒、宣肺止咳功效。服药期间需避风寒,忌食生冷瓜果。
2、通宣理肺丸:
肺气失宣型寒咳常见咳白稀痰、胸闷气短,通宣理肺丸中麻黄、紫苏叶能温肺散寒,桔梗、陈皮可理气化痰。需注意高血压患者慎用,避免与降压药同服。
3、小青龙颗粒:
外寒内饮引起的咳喘适用此药,其配伍麻黄、细辛可解表化饮,白芍、五味子能敛肺平喘。服药后若出现心悸需停用,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。
4、免疫调节:
反复寒咳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,日常可食用生姜红枣茶、黄芪炖鸡汤等温补膳食。冬季适当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,有助于增强卫阳之气。
5、病因治疗:
慢性支气管炎或过敏性鼻炎导致的寒咳,需配合孟鲁司特钠、氯雷他定等控制基础疾病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黄脓痰时,需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。
寒咳患者日常可用花椒水泡脚驱寒,饮食宜选择山药粥、葱白豆豉汤等温热软食,避免梨、螃蟹等寒性食物。咳嗽期间建议佩戴围巾保护颈部大椎穴,晨起含服少量姜片有助于温化寒痰。症状加重伴发热或痰中带血时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