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解呕吐可通过甲氧氯普胺、多潘立酮、昂丹司琼等药物干预,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、前庭神经刺激、药物副作用、妊娠反应、术后麻醉反应等因素引起。
1、甲氧氯普胺:
作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,甲氧氯普胺通过促进胃排空及增强食管括约肌张力缓解呕吐,适用于化疗后呕吐或功能性消化不良。需注意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,长期使用需监测神经系统症状。
2、多潘立酮:
选择性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能改善胃动力不足引起的恶心呕吐,对餐后腹胀、嗳气伴呕吐效果显著。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,心脏病患者慎用。
3、昂丹司琼:
5-HT3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化疗或放疗引发的剧烈呕吐,通过阻断肠道嗜铬细胞释放的血清素发挥作用。常见头痛、便秘等不良反应,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。
4、东莨菪碱:
抗胆碱药适用于晕动症或梅尼埃病所致前庭性呕吐,通过抑制内耳迷路神经冲动传递起效。可能引起口干、视物模糊等副作用,青光眼患者禁用。
5、地塞米松:
糖皮质激素常作为辅助用药增强其他止吐药效果,尤其适用于延迟性化疗呕吐。长期使用需警惕血糖升高、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,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。
呕吐期间建议选择米粥、藕粉等低纤维饮食,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;症状缓解后可尝试生姜茶或薄荷糖缓解恶心感;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腹痛、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,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,卧床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