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伤性青光眼可能由眼球钝挫伤、穿通伤、化学伤、辐射伤、眼内出血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药物控制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。
1、钝挫伤:外力撞击导致房角结构损伤或小梁网功能障碍,引发房水排出受阻。可能与眼压急剧升高、前房积血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眼痛、视力模糊等症状。急性期需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降低眼压,慢性期可选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。
2、穿通伤:角膜或巩膜破裂造成虹膜嵌顿、晶状体脱位等继发性改变。可能与炎症反应、房角粘连等因素有关,常见畏光、流泪等症状。需紧急缝合伤口并注射头孢曲松预防感染,后期采用曲伏前列素控制眼压。
3、化学伤:强酸强碱腐蚀导致小梁网瘢痕化。可能与结膜坏死、角膜混浊等因素有关,多伴随剧烈灼痛。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后,使用贝美前列素滴眼液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抗炎治疗。
4、辐射伤:紫外线或电离辐射损伤睫状体上皮细胞。可能与房水分泌异常、晶状体肿胀等因素有关,常见虹视现象。需佩戴防护镜预防,发作时口服乙酰唑胺片联合噻吗洛尔滴眼液。
5、眼内出血:外伤性前房积血或玻璃体积血阻塞房角。可能与红细胞堵塞小梁网、血影细胞性青光眼等因素有关,典型表现为结膜充血。早期卧床休息并应用氨甲环酸止血,顽固性高眼压需行前房冲洗术。
日常需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,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花青素如蓝莓、紫甘蓝,定期监测眼压。出现持续眼胀、头痛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视野及视神经检查,晚期病例可考虑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或睫状体光凝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