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摆子可通过氯喹、青蒿琥酯、奎宁等药物治疗。打摆子通常由疟原虫感染引起,传播途径包括蚊虫叮咬、输血感染等。
1、氯喹:氯喹是治疗疟疾的经典药物,通过干扰疟原虫的DNA复制发挥作用。该药物对间日疟和三日疟原虫效果显著,但对恶性疟原虫耐药性较高。服药期间需监测心电图变化,避免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。
2、青蒿琥酯:作为青蒿素衍生物,能快速杀灭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。适用于重症疟疾的抢救治疗,可通过静脉给药迅速控制症状。使用后可能出现网织红细胞一过性降低,需配合铁剂补充。
3、奎宁:从金鸡纳树皮提取的生物碱,对氯喹耐药株有效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金鸡纳反应耳鸣、头痛,孕妇使用需评估胎儿风险。治疗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物影响吸收。
4、联合用药:蒿甲醚-本芴醇复方制剂可延缓耐药性产生,适用于无并发症的恶性疟治疗。用药方案需根据疟原虫种类调整,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。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交叉反应可能性。
5、辅助治疗:对重症患者可配合糖皮质激素缓解脑水肿,输血纠正贫血。出现肾功能损害时需进行血液净化,高热采用物理降温措施。治疗期间需隔离防蚊,切断传播途径。
疟疾急性期应卧床休息,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粥、蒸蛋羹,避免辛辣刺激。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,居住环境需安装蚊帐并使用驱蚊剂。出现持续高热、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