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血症的症状可能由感染扩散、炎症反应、器官功能障碍、凝血异常、休克等原因引起,表现为寒战高热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增快、意识模糊、皮肤瘀斑等。
1、寒战高热:败血症早期常见突发性寒战,体温迅速升至39℃以上。感染灶释放的毒素激活免疫系统,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。需立即进行血培养检测,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、美罗培南、万古霉素。
2、呼吸急促:炎症介质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,导致呼吸频率>20次/分。可能与肺部感染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关,常伴低氧血症。需氧疗支持,严重者需机械通气。
3、心率增快:代偿性心动过速常超过90次/分,与循环容量不足、心肌抑制因子释放相关。可能出现血压下降、四肢厥冷等休克前兆。需快速补液,监测中心静脉压。
4、意识障碍:脑灌注不足及毒素积累可致谵妄、嗜睡或昏迷。可能与脓毒症相关脑病有关,伴随定向力丧失。需排除代谢性脑病,维持脑部氧供。
5、皮肤瘀斑: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瘀点、紫癜或大片瘀斑,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。常伴血小板减少、凝血时间延长。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,使用肝素抗凝。
日常需监测体温变化,保持口腔清洁,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、蛋奶。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,恢复期进行呼吸训练。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,重症监护病房可提供持续血液净化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