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止痛药物辅助、中药调理、增加饮水量、局部热敷等方式缓解。该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免疫力下降、尿路结构异常、卫生习惯不良、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。
1、抗生素治疗: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因,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。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头孢克肟、磷霉素氨丁三醇。治疗周期通常为3-7天,复杂感染需延长疗程。完成全程治疗可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。
2、止痛对症:尿频尿痛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。双氯芬酸钠栓剂能缓解膀胱刺激症状,对乙酰氨基酚可减轻下腹坠胀感。症状缓解后应停用止痛药,避免掩盖病情变化。
3、中药辅助: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中成药可辅助治疗。三金片能抑制大肠杆菌活性,热淋清颗粒可改善排尿不适。中药疗程建议不超过两周,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。
4、饮水冲刷: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-3000毫升,分次少量饮用。淡竹叶茶、玉米须茶等利尿饮品可促进细菌排出。避免饮用含糖饮料,排尿后及时清洁会阴部。
5、热敷缓解:下腹部放置40℃左右热水袋,每次15-20分钟。热敷可放松膀胱肌肉,减轻痉挛性疼痛。合并肉眼血尿或发热时应停止热敷,及时就医复查尿常规。
尿路感染期间建议选择冬瓜、黄瓜等利尿食材,避免辣椒、酒精等刺激性食物。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,但急性期应暂停剧烈运动。穿着纯棉透气内裤,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,月经期勤换卫生用品。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腰痛发热,需进行尿培养检查排除复杂性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