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发痒可能由外耳道干燥、耵聍栓塞、外耳道湿疹、真菌感染、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。
1、外耳道干燥:空气干燥或频繁掏耳会破坏外耳道皮脂膜,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引发瘙痒。建议减少掏耳频率,使用凡士林或无刺激润肤油薄涂外耳道。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40%-60%。
2、耵聍栓塞:过量耵聍堆积刺激耳道神经末梢产生痒感,伴随耳闷、听力下降。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冲洗。避免自行用挖耳勺处理,防止损伤鼓膜。
3、外耳道湿疹:过敏性体质者易发,表现为耳道皮肤脱屑、渗液。可能与镍制耳饰、洗发水刺激有关。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,避免抓挠。发作期忌食海鲜、芒果等易致敏食物。
4、真菌感染:曲霉菌或念珠菌感染常见于游泳后耳道潮湿环境,特征为白色絮状分泌物伴剧烈瘙痒。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治疗,保持耳道干燥。游泳时可佩戴防水耳塞。
5、过敏反应: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通过鼻耳咽管进入耳道,引发组胺释放。除瘙痒外多伴打喷嚏、流涕等过敏症状。口服氯雷他定联合鼻腔冲洗可缓解,必要时需检测过敏原。
日常需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洁耳道,洗头时注意防止进水。适度增加核桃、深海鱼类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,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。持续性耳痒超过两周或伴随分泌物、听力变化时,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外耳道炎、银屑病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