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妊娠期糖尿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规律运动、控制体重增长、定期血糖监测、必要时药物干预等方式预防。

1、饮食调整:

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、糙米、绿叶蔬菜,每日分5-6餐进食避免血糖骤升。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至每日25-30克。合理搭配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比例,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、豆制品。

2、适度运动:

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、孕妇瑜伽。运动时间在餐后30分钟开始,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。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40次/分钟、能正常对话为度,避免跳跃和仰卧动作。

3、体重管理:

孕前BMI正常者孕期增重控制在11-16公斤,超重者增重7-11公斤。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0.5公斤,通过饮食日记和体脂监测及时调整。避免高热量零食和含糖饮料,选择坚果、无糖酸奶作为加餐。

4、血糖监测:

高风险孕妇在孕24-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。自测空腹血糖应<5.3mmol/L,餐后1小时血糖<7.8mmol/L。建立血糖记录表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,避免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。

5、医学干预:

经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仍超标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。门冬胰岛素、地特胰岛素等孕期使用安全性较高,禁止口服降糖药。产前需进行胎儿超声和胎心监护,评估分娩时机与方式。

妊娠期糖尿病预防需贯穿孕前、孕中、产后全过程。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和维生素D,孕期保证钙、铁、DHA等营养素摄入。产后6-12周复查糖耐量,坚持母乳喂养可降低远期糖尿病风险。建立家庭支持系统,保持心理平衡,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血糖控制。定期参加孕妇学校学习,掌握自我管理技能,与产科医生和营养师保持密切沟通。

上一篇:脂溢性脱发可以恢复吗 下一篇: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