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发性硬化可通过干扰素β、醋酸格拉替雷、芬戈莫德等药物治疗。该疾病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髓鞘、遗传易感性、环境因素如EB病毒感染、维生素D缺乏、吸烟等因素引起。
1、干扰素β:作为一线疾病修正治疗药物,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复发频率。常见剂型包括干扰素β-1a和干扰素β-1b,需定期皮下或肌肉注射。可能引起流感样症状,可配合对乙酰氨基酚缓解。
2、醋酸格拉替雷:人工合成多肽模拟髓鞘蛋白,竞争性抑制自身免疫攻击。每日皮下注射可降低复发率约30%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反应或短暂胸闷,通常无需特殊处理。
3、芬戈莫德:鞘氨醇-1-磷酸受体调节剂,通过阻止淋巴细胞离开淋巴结发挥作用。作为口服制剂使用方便,但需监测心率、血压及肝功能。可能增加疱疹病毒感染风险,用药前需确认水痘抗体状态。
4、那他珠单抗:单克隆抗体靶向α4-整合素,阻断免疫细胞穿越血脑屏障。每月静脉输注一次,适用于活动性复发缓解型患者。使用前需筛查JC病毒抗体,警惕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风险。
5、奥瑞珠单抗:CD20单抗选择性清除B淋巴细胞,每半年静脉输注一次。临床试验显示可显著降低残疾进展风险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输注反应、上呼吸道感染,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。
患者日常需保证维生素D摄入量达到800IU/日,优先选择三文鱼、蛋黄等食物。规律进行水中体操、平衡训练等低冲击运动,每周累计150分钟。护理重点包括避免高温环境、使用防滑垫预防跌倒,认知训练延缓功能衰退。症状突然加重或出现视力障碍、排尿困难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