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晚期生存期受肿瘤分期、肝功能储备、治疗反应等因素影响,中位生存期通常为3-6个月。通过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姑息治疗、介入治疗、支持治疗等方式可延长生存时间。
1、靶向治疗:索拉非尼、仑伐替尼、瑞戈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进展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延缓病灶扩散,需配合肝功能监测使用,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、高血压等。
2、免疫治疗:PD-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、纳武利尤单抗可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。适用于MSI-H或TMB-H患者,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、结肠炎等副作用,需定期进行影像学评估。
3、姑息治疗:针对疼痛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,吗啡缓释片、芬太尼透皮贴控制癌痛。腹水患者需限钠利尿,严重腹胀可行腹腔穿刺引流,同时补充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。
4、介入治疗: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可局部控制病灶,联合载药微球精准给药。放射性粒子植入适用于局限性转移灶,能有效缓解骨转移疼痛,需注意放射性肝损伤风险。
5、支持治疗:纠正低蛋白血症输注人血白蛋白,血小板减少时补充凝血因子。食欲减退患者可口服甲地孕酮改善恶病质,配合肠内营养粉维持基础代谢需求。
日常需保证每日30g优质蛋白摄入,选择鱼肉、蛋清等易消化来源。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,适度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。出现呕血、肝性脑病等急症需立即住院处理,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安宁疗护提高生存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