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脚踝肿了是怎么了

发布时间:2025-04-12 11:24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脚踝肿胀可能由长时间站立、运动损伤、静脉回流障碍、痛风性关节炎、踝关节骨折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休息冷敷、弹力袜加压、药物缓解、关节固定、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。

1、久站疲劳: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,重力作用使组织液渗出增多。建议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,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循环,避免连续站立超过2小时。

2、运动扭伤:踝关节外侧韧带撕裂引发毛细血管破裂,局部形成血肿和炎性水肿。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处理,即休息制动、冰敷15分钟/次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、抬高患肢,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吸收。

3、静脉功能不全:下肢静脉瓣膜失效造成血液淤积,渗透压改变引发凹陷性水肿。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,口服地奥司明改善静脉张力,避免高盐饮食,睡眠时垫高小腿。

4、痛风发作: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踝关节引发免疫反应,表现为夜间突发红肿热痛。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、非甾体抗炎药,缓解期需长期控制嘌呤摄入,限制动物内脏、海鲜摄入量。

5、骨折脱位:暴力外伤导致胫腓骨远端或距骨骨折,伴随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。需进行X线确诊,无移位骨折采用石膏固定6-8周,复杂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。

日常应注意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,选择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,穿合脚鞋具避免崴脚。若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伴皮肤发亮、呼吸困难或尿量减少,需排查深静脉血栓、心肾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。

上一篇:早上起来耳朵发堵但听得见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:产后大出血怎么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