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汁淤积症患者可通过低脂饮食、优质蛋白摄入、高纤维食物、维生素补充、水分充足等方式改善症状。该疾病通常由胆道梗阻、药物副作用、妊娠激素变化、遗传代谢异常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低脂饮食:减少脂肪摄入可降低胆汁分泌压力,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。选择橄榄油、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,避免动物内脏、油炸食品。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,限制黄油、奶油使用。
2、优质蛋白:每日摄入1.2-1.5克/公斤体重的蛋白质,优先选择鱼类、鸡胸肉、豆腐等易消化蛋白。肝硬化患者需控制蛋白质量,避免诱发肝性脑病。鸡蛋清、脱脂牛奶可作为加餐选择。
3、高纤维食物:每日膳食纤维摄入25-30克,燕麦、糙米等全谷物占主食1/3。搭配苹果、梨等去皮水果,芹菜、南瓜等煮软蔬菜。注意逐渐增加纤维量,避免腹胀不适。
4、维生素补充:重点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E、K,通过胡萝卜、菠菜等深色蔬菜获取。维生素D可通过鲑鱼、蛋黄补充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。避免生食海鲜防止感染风险。
5、水分摄入:每日饮水1500-2000毫升,分次饮用淡绿茶、菊花茶等利胆饮品。肝硬化患者需监测尿量,限制钠盐摄入。可适量饮用蜂蜜水缓解口干症状。
胆汁淤积症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,每日5-6餐少量进食。烹饪时使用姜黄、薄荷等促进胆汁分泌的香料,避免辣椒、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。运动选择散步、太极等低强度活动,餐后30分钟活动促进消化。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,皮肤瘙痒时使用温水擦浴,避免抓挠防止感染。夜间瘙痒加重时可抬高床头30度,穿着棉质透气衣物。